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按照校党委安排部署,我校广大干部师生纷纷通过多种方式收看收听开幕盛况,聆听政府工作报告,连日来多渠道了解全国两会教育政策动向,多角度倾听代表委员声音,掀起了学习热潮。
化学系教授 曹叶霞:
聆听了李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我深深地为国家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感到自豪,为高等教育迈上新台阶欢欣鼓舞,更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我将及时把从两会精神中汲取的养分转化为前行的动力,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坚决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努力持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和发展趋势,积极向科技领域自主探索,为经济发展和解决国家重大课题储备人才,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忻师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周银凤:
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我始终密切关注会议动态,感受着国家发展的强劲脉搏。回首2024年,我国经济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4万亿元,增速达到5%,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智能制造、智能产品日新月异,绿色生产力蓬勃发展。中国经济正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稳健前行。展望全年工作,我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期待。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凝心聚力,奋勇拼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在新征程上书写新的奋斗篇章。
法律系副教授 刘鹏:
2024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奋力进发的重要一年,2025年全国两会是总结上一年度经验的政治生活盛事。两会也是中国特色宪制的重要表现形式,代表委员们依托自身专业优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形成了符合社会现状和群众诉求的高质量议案或提案。他们切实践行着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他们围绕经济发展、民生事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话题积极资政献言,提出创新思路和务实举措,不断优化着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体制机制。作为高校法学专业教师,我肩负着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积极将研究的最新成果有机融入教学实践,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生物系政治辅导员 白瑞峰:
全国两会胜利召开,通过收看开幕会盛况,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我深感两会是观察中国发展的重要窗口,报告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改革的务实举措令人倍感振奋,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自觉。面对2025年发展目标,我的学生尤其关注“新质生产力培育”“青年就业创业支持”等议题。作为专职辅导员,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以教育部“高质量发展深化行动”为抓手,深入落实课程思政全覆盖有关工作,同时紧紧围绕学生急难愁盼问题,做实“一对一”职业咨询等多种学生工作,做细心理健康护航行动,立足实际,凝心聚力,意气风发奔赴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
校团委挂职副书记、数学系本2301班王旭:
全国两会的召开是我近期一直关注的重点。过去一年,我国经济创新成果多,新业态新模式频现,新质生产力提升,科技创新成果在国际上表现出色。这些成就得益于国家政策,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取得的,我深深为祖国感到自豪。望向三月的北京,处处传递着春的讯息,代表们脚下沾着泥土,心中装着人民,一年来沉淀的智慧结晶,积攒的奋进力量,将在这个春天里交融。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开个好头、打好基础的关键之年。在经济上,我衷心希望能多出台利于就业创业的政策,降低创业门槛,给毕业生更多好工作机会,帮大家顺利就业。科技创新上,期盼加大投入攻克关键技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取得新突破,带动新产业,让经济发展更有活力。总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命在肩。作为新时代青年,我立志积极进取,我将刻苦钻研知识,涵养品德担当。未来无论在何岗位,都将全力以赴,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党委宣传部
校对:王文龙 马鹏飞 田卯军
编审:田卯军 二审:田卯军 三审:李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