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我校多项科研项目取得新成绩

时间:2025-04-27       来源:         浏览量:

  近日,我校生物系刚芳莉副教授、化学系王宏亮副教授分别在食品保鲜和污水处理应用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生物系高志忠副教授在纷尼伪蝎科系统发育分析和物种发现中获得突破性成果。

  刚芳莉副教授在食品保鲜用水凝胶包装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以“High-stretchable, transparent, degradable and anti-drying gelatin hydrogel for mango preservation”为题,发表在食品科技领域顶级期刊《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多功能水凝胶薄膜的构建及其用于芒果保鲜效果

  该项研究利用胶凝剂分子间多重动态非共价作用构建了一种集成高度可拉伸、透明、紫外线阻隔、可降解、防干燥和生物安全性的多功效明胶水凝胶薄膜,在延缓芒果成熟衰老进程中展示出显著效果,为食品稳定储运、水果保鲜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方法,积极推进了水凝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产业化进程。论文的第二、三、四作者分别为我校生物科学专业2022级学生李瑞芸、党中秀和生物技术专业2023级学生孟晓。该项工作的合作者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继文教授和清华大学孙晓丹研究员。这一论文的发表是我校持续推进科研创新研究,重视本科生专业素质培养的又一成果。


微信图片_202504271841581.jpg

  刚芳莉,理学博士,副教授,忻州师范学院青年学术带头人。2020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同年入职我校生物系。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农用化学品、生物材料和组织修复等。目前发表在包括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Food Chemistry等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余项。

  王宏亮副教授在污水处理材料研究领域取得技术突破,研究成果以“Construction of a platform to develop 3D ionic porous organic polymers via a post-modification strategy for efficient adsorption of charged organic pollutants”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中科院二区TOP期刊)。

三维离子型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合成路线

  该项研究通过巧妙运用“分子编织”技术及后修饰策略,将四苯基乙烯基团构建的二维共轭POPs进行进一步交联,成功开发出带有季铵基团(-N+)正电荷和磺酸基团(-SO3H)负电荷的三维离子POPs材料。这些聚合物材料凭借其独特的活性基团,能够以分子间作用力的方式与污染物表面紧密结合,从而实现对污染物的快速捕获与吸附。该成果为开发高效污水处理材料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方案,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微信图片_20250427184200.jpg

  王宏亮,工学博士,副教授。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苏州大学应用化学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主持科技部开放课题1项,省市级项目共4项,以第一作者在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New Journal of Chemistry、Polymer Chemistry、Dyes and Pigments等重要SCI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篇,CSCD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生物系高志忠副教授在世界纷尼伪蝎科的系统发育分析方向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New Asian pseudoscorpions improve the phylogenetic resolution of Garypinoidea (Pseudoscorpiones)”为题发表在国际动物学学术期刊《Invertebrate Systematics》。

基于多基因片段的Garypoidea和Garypinoidea最大似然树

  该项研究首次报道了纷尼伪蝎科在中国的分布,并以神舟飞船命名了一个新物种——神舟沌伪蝎Amblyolpium shenzhou sp. nov.。研究基于多基因片段,将该物种的基因数据纳入数据库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加入中国标本数据后明显提升了世界纷伪蝎科的系统发育关系解析度,研究结果将原沌伪蝎亚科Amblyolpiinae由亚科级提升至科级水平,世界伪蝎(现生)由目前的25个科升至26个科。此外,本研究还报道了纷尼伪蝎科一个新属新种——缺伪蝎属Absensus gen. nov. 张氏缺伪蝎Absensus zhangi sp. nov.。此项研究丰富了我国伪蝎的物种多样性,扩展了纷尼伪蝎总科的地理分布范围,对理解世界伪蝎的进化历史和生物地理分布具有积极学术意义。


微信图片_202504271842011.jpg

  高志忠,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忻州师范学院学术带头人。2017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同年入职我校生物系。主要研究方向有蛛形动物分类与进化、生物多样性和土壤动物等。先后主持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1项、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1项、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1项、忻州市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1项、“1331工程”五台山文化生态协同创新中心专项课题1项、忻州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项、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1项;参与科技部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忻州师范学院教学改革创新项目1项。发表SCI学术论文近20篇,参编著作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供稿: 科研部

校对: 王文龙 马鹏飞 田卯军

编审: 马鹏飞 二审: 田卯军 三审: 李万里


  • 版权所有:忻州师范学院             邮编:034000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顿奇东街1号

  •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晋ICP备05008238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