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由中共忻州市委、忻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我校承办的“忻向未来:文旅融合与数智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运城学院、太原师范学院等高校和山西文旅集团、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人文地理数字产业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

会议开幕式在我校行政楼报告厅举行。我校党委书记乔永生、校长李新与忻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建国,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敏,副市长武志英等校地领导共同出席。会议特别邀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王焰新作专题报告。我校副校长侯铁虎主持开幕式。

忻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建国出席开幕式。

校党委书记乔永生出席开幕式。

李新在致辞中表示,学校作为扎根晋北68年的地方师范院校,办学根脉深植于忻州文化沃土,长期以来始终坚持服务地方文化传承创新,在服务文旅发展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本次研讨会聚焦“文旅融合与数智创新”,旨在汇聚学术智慧、共享创新实践,为推动区域文旅融合与数智化转型提供智力支持,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积极交流,共同为忻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忻州师范学院将坚持与忻州市委、市政府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努力让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在新时代展现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武志英在致辞中表示,忻州既有表里山河的壮美风光,又有文旅康养的巨大潜力,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本次联合忻州师范学院,以“忻向未来:文旅融合与数智创新”为主题,举办这场学术盛会,真诚期待专家学者围绕长城、黄河、太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晋北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文旅产业大模型应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等关键议题,碰撞思想火花,贡献远见卓识。忻州市委市政府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充分吸收会议成果,以更大力度开放场景,集聚要素,创优生态,与各方一道,共同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忻州力量。

会议主旨报告环节,王焰新教授以《健康地学与温泉康养产业发展》为题,从地学圈层互动的科学机制出发,系统阐述了健康地学中“资源—生态—健康”核心理论,并结合实际案例,就如何将地学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区域康养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和有益借鉴。
随后,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徐虹教授、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副教授、山西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张俊峰教授、山西财经大学河流域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院长赵巧艳教授、山西文旅集团中部区域公司总经理王小琴等专家,分别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旅游高质量发展》《未来已来:AI 赋能城市文化传承创新》《发现忻州:滹沱河水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价值挖掘》《文旅融合数字化转型与区域经济振兴》《诗和远方:新时代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题,围绕文旅融合与数智创新作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环节由我校党委副书记谭英杰主持。



会议设“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与区域经济振兴” “长城—黄河—太行文旅融合与全域旅游发展” “晋北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价值挖掘”等分论坛。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会议期间,乔永生、张敏等校地领导还陪同王焰新等有关专家实地考察了我校实习支教展馆、陈巨锁艺术馆、五台山文化研究展馆等场所。
忻州市卫生健康委、民政局、科技局、文旅局、教育局(忻州市现代康养学院)、科协、忻州文化研究院相关领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景区管委会分管文旅工作的有关领导及卫生健康委、民政局、文旅局,五台山旅发局、文化和遗产保护局负责同志,省级旅游度假区、4A级以上景区领导以及县(市、区)相关单位人员,省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我校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供稿:科研部 人才工作部
校对: 王文龙 马鹏飞 田卯军
编审: 马鹏飞 二审: 田卯军 三审: 李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