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
校外工作专班组织大批志愿者
在校外,在社区
主动下沉一线
化身为社区志愿者
在疫情防控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
工作细致认真
服务暖心贴心
用情用心带动家属区全体人员
共同构建起严密的疫情防控组织体系
让“我先上!”成为嘹亮的忻师强音

忻府区实行全区域临时静态管理后,家属院9号楼一单元的供暧系统出现故障,暖气不通不热,给住户生活带来了较大困扰。但为了不给组织上添麻烦,大家自己动手克服困难。11月15日,校外工作专班协调组在走访摸排中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协调各相关工作组,第一时间抽派由赵秀斌、刘素红、张亮田等志愿者组成的工作组深入住户家中认真检查供暖设备,逐户排除故障,志愿者们高效工作、倾情服务,以自己的“辛苦指数”,驱散了冬天的寒冷,温暖了忻师的人心。

11月6日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筹)副院长刘卫平同志始终在学校疫情防控一线工作。校外工作专班在了解到他80多岁母亲独居家中的情况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安排与刘卫平母亲同小区的数学系志愿者郭忠海同志承担起照料老人的义务,郭忠海将伟业公司免费提供的新鲜蔬菜和鸡蛋等送到老人家里,同时留下了必备的药品,有力解决了刘卫平同志的后顾之忧。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党员就应该为大家做点什么,就应该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人事部副部长王昭敏坚定地说。在师院东路家属区,按照校外工作专班安排,王昭敏同志会每天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志愿者张宇、杨威、苏曼琳等同志投身到1-4号楼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每天都通过微信群宣传学校及属地的最新防控政策,了解住户状况和实际困难,并及时向校外工作专班协调组反映,认真加以解决。同时,还积极配合社区安排好核酸检测点,有序组织住户进行核酸检测,并在人员短缺的时候,主动加入核酸采集队伍。截至目前,他们已高效有序完成师院东路家属区1000余人次的核酸检测任务,并以忘我工作,在家属区带动形成了疫情防控“人人向前,个个争先”的浓厚氛围。

在东校区家属院,每天8点不到,我校“暖忻”志愿者团队负责人李文慧、联络人刘永庆等同志便已在楼下集结,组织安排当天的社区防控工作。很快,石东升、孙美荣、张国荣、杨文彬等同志就会穿着红色的志愿者服装,精神抖擞地站在小区的大门囗,准备小区的消杀工作并迎接检测人员的到来,而杨春雁等同志则会穿起防护服,化身大白,主动承担起核酸检测的信息采集工作。核酸检测中,曲葆青同志拿起大喇叭,一栋楼一栋楼地跑,一单元一单元的叫,不留死角地通知所有住户完成核酸检测;张国荣、杨文彬等同志则站在队伍两边,维护现场秩序。每天全员核酸检测完毕后,李文慧、刘永庆会带领着志愿者们,热心爱心细心耐心诚心地投入保持环境卫生,开展消杀等工作,工作完成后,大家看着安静安全又安祥的小区,一个个脸上露出了微笑。
凡心微光,非凡力量。在近期疫情防控工作中,在校外工作专班的有力指导下,校外志愿者们架起了社区、街道同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大家不断敏锐地捕捉住户们的新需求,在思考中优化志愿服务流程,让居民感受到了学校的关怀与关心,用实际行动贡献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忻师力量。群众们纷纷表示:“有这样一群忻师人守在身边,我们心里踏实、温暖!”
供 稿: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