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校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积极响应校党委号召,闻令而动、下沉一线。在他们中间,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的是“上阵母子兵”,有的是夫妻携手到一线,他们凭借共同的信念,互相支持鼓励,义无反顾、并肩战斗,汇聚起守护忻师校园的“硬核力量”。
他们是守护忻师的“母子兵”

“现在要做新一轮全员核酸采样,请同学们准备好身份证、保持一米间距……”,在博望楼核酸检测点有这样一对特殊战友,日常生活中,他们是朝夕相处的母子;防疫工作中,他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们就是外语系教师陈翠萍和她的儿子——中文系政治辅导员杨智源。
近期他们踊跃投身一线,一起在核酸检测、防疫宣传、值班值守、物资发放等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陈老师说她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作为受党教育多年的忻师人,必须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为国家、为忻师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受母亲的言传身教,即将在22日举行结婚典礼的杨智源同志主动请缨化身“大白”,在核酸检测现场,大家问他婚礼怎么办时,他总是说“先顾大家,再顾小家。” 这一对母子的举动,平凡而又深厚,简单而又高尚,让人暖心,让人宽心,令人动容!
他们是守护忻师的“党员夫妻档”

同样在博望楼核酸检测点,一对夫妻的身影也引起了现场师生的关注。他们忘我工作在第一线,用行动、真情牢牢坚守战位,他们都是教师,也都是党员。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疫情面前,作为党员的我必须冲到一线,第一时间参与战斗,与同志们一起,确保在校师生身体健康安全,这是我的职责也是使命。” 外语系教师张庆瑞坚定地说。他是我校主动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第一时间加入到守护校园一线队伍中的一员。他的妻子——教育系政治辅导员郑艳霞同志也随他一起报名,将年仅三岁的女儿留给了父母照看。郑艳霞同志表示,只要忻师召唤,她们夫妻都会义不容辞;作为共产党员,她们更要挺身而出,“必须要以实际行动表现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应有的模样”。
这只是我校近期众多志愿者中同心守护校园的一个缩影,疫情防控工作一线,“母子档”“夫妻档”这样的感人故事比比皆是。他们正以点滴“微光”,逆风前行,诠释着新时代忻师人的家校情怀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