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一场考验,更是一种锤炼。近期,我校广大干部教师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果断化身“大白”,在抗疫一线负重前行、顽强奋战、持续攻坚。大家一致表示,这是一次精神洗礼,更一次思想“补钙”,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了忻师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含义,进一步感受到了对党忠诚、以生为本的实践意义,深切体会到了担当奉献、身正为范的社会价值。现将部分干部、教师志愿者心得体会摘选如下(小标题为编者加注)。
大考见真章
驻2号学生公寓楼志愿者 中文系主任 教授 姚勤智

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变成一名战士,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与病毒厮杀。疫情来临,我们不得不冲向战场,义无反顾,进公寓,住宿舍,上女生卫生间,还不得不写上“男大白临时使用,请回避”的牌子,一切矜持,一切光环,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有一身又一身的防护服和一身又一身的臭汗,吃饭不香,喝水不敢,这一切都为了四个字:校园平安。在这样的考验面前,一切付出都值。
疫情防控是大考,更是一面镜子,它使得些小妖孽无处遁形,但它更使烈火英雄如杲杲日出。本次疫情,让一些优秀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平时他们或许是乖乖女,是淘陶男,爱吃烧烤,喜欢旅游,是在肯德基的酥脆中长大;他们喜欢精致地打扮自己,一时间让你觉得是垮掉的一代、颓废的一代。然而,令人惊喜的是,疫情发生,他们毅然逆行,推掉婚礼,把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听从学院的召唤,纵身抗疫。他们与平时判若两人,混乱复杂的事情被他们清晰的逻辑思维整理得井井有条;面对未知依然把自己置身危险的环境,挺身与战友站在一起,一起面对隐形的敌人。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这次疫情就是最好的“试炼场”,锤炼出了忻师人的勇毅担当和良好师德,特别是明显地在促进广大年轻干部和教师的成长,我们应该珍惜他们。
面对突发疫情,必须很快做出决策,决策的优劣只能在实践中判定。书记院长坚定扛起千钧重担,靠前指挥、科学组织、精准施策,特别是在关键时刻,韩勇鸿书记电话慰问一线教师,彰显了领导的情怀;乔永生院长深夜慰问一线教师,更是体现了领导的勇毅。有这样的指挥系统,还怕战胜不了些小灾难?昨天全校核酸检测的全阴结果在昭示着拐点的到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永恒的力量
驻14号学生公寓楼志愿者 音乐系党总支副书记 高艳平

接到任务第一时间,我们音乐系六位老师和计算机系一位老师共七位老师就迅速进驻14号楼,从第一天的紧张到各项事情逐渐规律起来,这才觉有时间静下来跟大家聊聊,因为有太多的感动和感慨想一吐为快。
说实在,刚刚进驻宿舍大家不免有些害怕,但似乎都在回避这个问题,谁都不谈,只是不停地忙前忙后,近六百多人的一日三餐和生活垃圾,一趟趟上楼下楼运送,每一餐送完后汗水湿透全身,每一次搬运都是对我们体力和意志力的极大考验。
计算机系胡国华老师有膝盖疼痛的毛病,平日空手上下楼也很费劲,但粗心的我们前天几天竟然都没发现,胡老师自己也不吭气,只顾忍着疼痛和大家一起干。魏栓宝、孙宇两位老师算是我们这个团队年轻的壮劳力,但因为他们认真负责,在前期就当志愿者连续七八天做核酸信息录入工作,驻校后又负责楼里的核酸信息录入,每天五点多起床做完核酸后,稍微收拾一下,接着又一起加入了打开水和午餐的搬运工作中,看着他们疲惫的脸,觉得好心疼。刘泽老师每次搬运太不惜力,因为每次搬的太多被我“批评”了好几次。刘婷老师来例假肚子痛,叮嘱她注意休息,但她就是不听话,总要一次提两兜盒饭上楼。孙云主任是我们这栋楼总负责人,除了跟大家一起劳动,还要上下协调沟通各种大小事务,同为女人,我知道平日细心谨慎的她肯定背负比我们更大的压力。我多年腰椎突出老毛病,在家买一箱牛奶也是让八岁的孩子提着,这几天搬上搬下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
当我们在群里发出招募学生志愿者通知后,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法律系同学,大家纷纷报名,好几个同学甚至跟我私聊,一再说“老师,需要志愿者时一定记得叫上我”。参与了志愿服务的同学,无条件接受任务,不怕脏不怕累,全力以赴为保障这栋楼全体同学的安全,尽心尽力,各负其责,也是因为有同学们的参与,使我们从开始的紧张匆忙,一天天逐渐从容起来。这点点滴滴都在感动着我们。
那天搬餐时竟然发现为我们送餐的是小红书托尼理发店的三位小伙子。又一天竟然发现开三轮车送防护物资的是人事部曹瑞东部长……我们虽然不出楼门,但知道全校上下包括商超员工,大家都是忻师抗疫一份子。
当韩书记电话中逐个提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时,当乔院长到楼栋慰问我们时,我们心理感觉变得更加强大起来,比起有些地方物资匮乏等各种困难,我们学校从紧急处置开始,各种防护到位,未缺过一餐饭,未挨过一夜冻,只是累点怕什么?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疫情终会过去,但忻师抗疫精神会永远留在每个人心里,成为我们战胜困难的永恒力量。
一道微光
驻13号学生公寓志愿者 会计系教学科研办公室副主任 教学秘书 韩岳麒

17日那天,作为在校教师,我个人内心是忐忑且沉重的,明白接下来将是一场恶战。但学校快速做出的各种决策部署,让我随之平静下来。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光荣加入了13号学生公寓抗疫工作小组。在法律系党总支书记顾小英老师的带领下,我和法律系同仁、教务部同志们并肩作战。所有的领导、老师、辅导员、职能处室干部、后勤员工、物业人员、志愿者学生们众志成城、心手相连,给学生提供暖心服务,共同向疫情宣战。
在这期间,疫情更加严峻,我们负责的13号楼陆续出现三名阳性学生,部分学生被转运至隔离点,我疲惫的身心也滋生出了一丝恐惧和担忧。但是,每一位老师都能忍下艰辛、咽下苦涩,齐心协力、共克时艰,这让我忘记恐惧,精神振奋;每一位同学都给予我深情鼓励和殷切期盼,这让我倍感责任重大、继续努力前行;每一位领导都在一线奋战、运送物资、保障供应。领导们关心鼓励的电话,让我深受鼓舞。感谢顾小英书记,对我关心爱护,嘘寒问暖,自己却吃不好睡不好;感谢郝爱峰副部长常给我莫大鼓励,自己辛勤付出,从不打折扣;感谢仝其宪、李月青、赵芳、李一君老师的支持,感谢虽没有并肩战斗但是依旧每天都在关心我的会计系同仁们,谢谢侯翠平主任和邢菁书记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大家都辛苦了!
落笔的现在,已经是核酸检测结果全阴的第二天了。乌云散去,红日跳脱出来,给校园撒下无尽温暖。我会继续化作一道微光,坚守抗疫一线岗位,严格落实好学院各项要求,彰显忻师党员的使命担当。坚信在学校党政正确领导下,有各部门服务保障,加上老师们的无私奉献,和同学们的积极配合,我们忻师人一定能取得战疫胜利!
越来越好
驻19号学生公寓志愿者 电子系辅导员 郭慧

11月18日早上5点半开始紧急集合做志愿者,这是我第一次当大白,也是第一次看到了早上的月亮。截止11月25日,6天睡了22小时,每天平均工作18个小时,很累,但是得到了韩书记与乔院长的慰问与肯定,顿时觉得浑身又是满满的干劲。在抗疫的这段时期,我感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的担当作为和满满爱心,虽然当下整个忻府区抗疫处于最为艰难的时刻,但是我们学校的抗疫工作做得是比较好的,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肯定。在抗疫工作中,物资保障很关键,学校在这方面做得更是非常到位,可以说是全忻州最好的,物资有人买、消杀有人做、防控物品由专人发放、一日三餐由专人送达、生活用品也有安全的渠道解决,生活上的一切都无需我们操心。
作为包楼负责人,系主任邵贵成每天也跟我们一起清理垃圾、一起发放物资,双手被手套捂到蜕皮,同时他还要协调处理楼宇的其它事务……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忻师精神和中国力量,我们学校正是由于有这样的一批人才会越来越好,中国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勇于担当与甘愿付出的人,祖国才会越来越强大。
作为年轻教师的我,经此一战,已经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将来要成为怎样的人、要有怎样的担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疫情不散,我们坚决不退!忻师必胜!
忻师洗礼
驻20号学生公寓志愿者 美术系教师 李秉婧

今天,我校全员核酸结果全阴。学校给同学们送来的是饺子和水果,隔离的宿舍门掩不住同学们的兴高采烈,同事们满是汗水的防护罩下满眼的轻快和欣慰,“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畅然把20号楼里84消毒液的味道都掩盖了。
作为驻楼志愿者的一员,我常规负责20号楼四层同学一日三餐的配送,清理楼道卫生和全楼层消杀。另外每天6点准时和另外三名大夫一起,完成全楼500余名同学的核酸采集。我个人工作是积极认真的,同事们更是都在发着自己的光和热,让人真心感动钦佩。我们20号楼的负责人白小俊书记敞亮又周到,积极配合学校的防控措施,在朗朗笑声中他将工作组织的有序、高效。臧新明主任年龄最大,还给山西大学上着网课,乐观阳光地带头肩扛手拎往6楼走。可敬的刘芳老师,耳朵疼本可以回家却依然坚守岗位,在她身上看到了勇于奉献的高贵。其他年轻老师更是一马当先,挑最累的活干,每次都是最先送完六楼,再往下走……
让我们更加充满信心的除却韩书记的电话嘱咐、乔院长的亲切慰问,我还看到院领导亲自带头承担核酸检测工作、开着三蹦子配送物资、行政楼里晚上几乎没有熄灭过的灯光,以及每餐不重样的饭菜,还有及时的物资供应,各环节高效、敏捷的应急能力……
总之,“大事面前有正气”。这场与疫情的斗争是新忻师的洗礼,洗掉松懈颓然,焕发出克服万难的抖擞精神和生死与共的凝聚力。大家众志成城,用忻师人的光辉本色使原本沉重压抑的抗疫工作充满力量和希望,抗疫的胜利信心从未有过的坚定。
此刻正如乔院长所说,抗疫看到曙光,却是戒之盛时。我们定当更加严谨防控各环节,继续有序、高效的组织工作,坚守岗位迎接真正的胜利。
来 源: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