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先进事迹材料 >> 正文

郭昌荣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19-09-10       来源:         浏览量:

郭昌荣,会计系副教授,审计学教研室主任,中国注册会计师。参加工作十几年来,郭昌荣老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奋敬业、不懈探索、勇于钻研、默默奉献,在教学和科研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她自立自强、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也深深感染了身边的许多师生,成为大家学习的标杆和榜样。

努力克服困难 积极提升自己

在会计系,郭昌荣老师主要承担《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的教学工作。这是会计学专业重要的主干课程,也是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的两门课程。为了让学生真正学懂、弄通,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郭昌荣老师在教学中,不仅教会学生怎样进行具体的会计处理,还不厌其烦地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常规教学的同时,郭昌荣老师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因会计学专业课程与实际结合紧密,所以郭昌荣老师常用的教学改革方法主要是案例教学法。比如在《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中,郭昌荣老师会让学生具体分析某一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做成PPT,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展示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结合实际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此外,郭昌荣老师还将自己教改的思路和方法整理成论文,在各类期刊上发表教学改革方向的论文3篇。在我院2016年第一届课堂教学改革竞赛中,郭昌荣老师荣获三等奖。2018年获批省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一项。在教书的同时注重育人,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寻找专业知识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植入”点,将思政元素的育人功能与专业知识传授进行有机结合。积极申报学院“课程思政”建设试点项目。

郭昌荣老师的爱人在铁路系统工作,经常不能回家,平常她一个人操持家务,就要克服很多生活中的困难。但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她没有为自己找任何放松学习的理由,而是克服种种困难,自立自强、坚韧不拔、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积极利用各种机会提升自己。众所周知,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中国难度最大的考试之一,郭昌荣老师报考注会考试时,正值怀孕期间。爱人不在身边,怀孕期间的各种不适她都要一个人承受,但她没有对自己说 “放弃”两个字,而是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坚持听取网络课程、吃透教材、反复做大量的练习,终于在当年通过了其中难度较大的《审计》科目的考试。在还剩下《经济法》和《税法》两个科目的时候,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进行了重大改革,由原来的5个科目,调整成专业阶段6个科目加综合阶段考试的新模式。如果2009年能一次性通过《经济法》和《税法》两个科目的考试,就不用参加综合阶段的考试。但是,郭昌荣老师考虑到自己要一个人兼顾家庭和工作的双重重担,一次性通过《经济法》和《税法》两个科目的考试的确有困难,于是她选择了考综合阶段的方案,这样的选择意味着接下来的考试将是一场耗时耗力的持久战。因为综合阶段考试的难度,超过任何一个专业阶段科目的考试。面对困难,郭昌荣老师再一次选择了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她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能行!怀抱这种必胜的信念,她用顽强的毅力,一边带孩子做家务、一边完成系里的工作,百忙之中再挤出时间艰苦地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她终于顺利通过了注册会计师所有的考试科目,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2014年前后,财政部对很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为了全面系统地学习新修订的准则,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2014年9月到2015年6月期间,郭昌荣老师把刚刚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自己到中国人民大学进行访学。访学期间,她跟着导师认真听取了全部本科生课程,以及很多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课程。尤其是对自己讲授的《中级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两门课程,她更是一次不落地听了下来。为了学习,她拒绝了访学同学们多次外出游玩和聚会的邀请。在认真吸取知识养分的同时,她还学习导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科研方面,她积极参加导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多次参与导师组织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研讨会,学习先进的科研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积极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做好教研室主任 关心帮助年轻教师

2014年经管系和会计系分设以后,由于工作需要,郭昌荣老师由原来的经管系会计学教研室主任调整为审计学教研室主任。审计学教研室作为会计系一个全新的教研室,一切工作都要从零开始。郭昌荣老师迅速适应新的岗位和工作内容,积极加强专业方面的学习,加强教研室的各项制度建设,使得教研室工作合理、有序开展。审计学专业是2016年才开始招生的新专业,2017年暑假开始,郭昌荣老师积极组织老师们修订已有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新课程的教学大纲,大纲编写出来以后,又组织老师们广泛讨论,进一步修改。截至目前,已完成会计学专业课程大纲的修订和审计学专业大纲的制定工作。在师资力量有限,教研室很多老师同时在多种岗位,教研活动不好开展的情况下,郭昌荣老师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在2017年的教研室工作专项检查中,审计学教研室各项工作获得广泛好评。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十多年的老教师,郭昌荣老师在会计系年轻教师较多的情况下,积极关心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她每学期都对年轻老师进行听评课,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耐心地给予指导,对年轻教师提出的专业知识方面的疑问和工作中的疑惑给予耐心帮助和解答。

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和保证。郭昌荣老师的科研工作紧扣“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的理念开展,科研课题大部分是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而开展的。比如在讲授《中级财务会计》中长期股权投资这章的内容时,郭昌荣老师发现,金融资产转长期股权投资时,是否进行追溯调整,不仅影响到资产的账面价值,而且对当期和前期的损益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股票的市场价格频繁无序波动的情况下,从金融资产转为长期股投资权益法时采用追溯调整能提供更加准确、真实,且更加相关谨慎的会计信息,于是她写了论文《金融资产转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的思考》,(《财会通讯》2015年第19期)。还有几篇比如《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其他资产的会计处理》(《财会月刊》,2015年第10期)、《关于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转回会计处理的思考》(《财会通讯》,2017年第1期)等,都是从教学中来,通过大量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办法,再回到教学中去的高质量论文。近年来,郭昌荣老师共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在《财会月刊》、《财会通讯》、《会计之友》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出版专著一部,取得了良好的科研成绩。

郭昌荣老师就是这样在教书育人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努力着、奋斗着。

  • 版权所有:忻州师范学院             邮编:034000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顿奇东街1号

  •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晋ICP备05008238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92号